如何破解“找人不易”“送而不达”等老大难问题,从而实现有效送达?德惠法院米沙子人民法庭积极使用智能送达系统,利用“云跑腿”实现了“秒送”“秒达”。
以往法官想要传唤当事人开展庭审工作,需要以EMS法院专递的形式向其邮寄开庭传票。许多案件的当事人身处数百公里之外,送达时间往往需要三至五天,邮局回证回到法院的周期则更长。现在,法官助理只需在智能送达系统发起电子送达,系统自动生成开庭传票后,按照当事人预留电话,在电子平台向其发送短信,短信内链接能够帮助当事人迅速浏览相关诉讼材料。当事人阅读完毕后,送达平台会自动生成电子送达回证,至此,送达宣告完成。送达全程既迅速又方便,有效减轻群众诉累,也减少了办案团队事务性工作,大大缩短案件办理时间。
其实,送达工作信息化只是德惠法院高度重视人民法庭信息化科技建设的缩影。在完成智能送达系统这块拼图后,坚持传统办案方式的同时,米沙子法庭也在积极探索贯穿整个审判流程的科技化工作模式。
在立案环节,法庭工作人员积极向群众推广网上立案方式,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在家立案,省时便利。
在送达环节,法官会先将案件进行分类梳理,因地制宜,根据案件及当事人情况采取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等不同的送达方式,大幅提高送达效率。
在庭审环节,积极探索线上开庭方式,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司法需求,认真筛选符合线上开庭条件的案件,做到防疫审判两不误。
另外,在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决策方面,承办法官会在法官联席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法信类案检索的大数据查询功能,以掌握借鉴最高法院及发达地区法院类似案件的成熟审判经验及最新裁判观点。
接下来,米沙子人民法庭将继续坚持法庭便民、利民、为民的司法初心,深度利用智慧法院的科技手段,坚持科技赋能,将信息化技术与人民法庭工作深度融合,在创新的道路上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民法庭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