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真的不想背上欠钱不还的恶名,谢谢你们的耐心调解,现在我们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两位老人作为民间借贷案件的被告,在德惠法院开发区法庭调解成功后向法庭干警表达了质朴的感谢。
近日,德惠法院开发区法庭收到张某某起诉刘某某和杨某某两起民间借贷案件。刘某某系1955年出生,杨某某系1943年出生。两起案件被告均系高龄,刘某某妻子患有癫痫病,杨某某则是独居空巢老人,各自生活拮据。
为破解“执行难”,杜绝判决书沦为盖有法院公章的“白条”,法庭决定以调代诉,将纠纷化解于诉讼前端。法庭干警先后拨打了两位老人电话,刘某某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杨某某电话停机。干警只好利用“网格平台”通过大青咀乡镇综治中心与双方的村委会负责人取得联系,商定共同前往两位老人住所进行调解。看到原告的起诉状,两位老人对借款事实和借款金额没有争议,同时表示自己偿还能力有限,所以才一拖再拖,没有还款。
经法庭干警了解,刘某某和杨某某的收入只有几亩地的承包金,常年又大病小病药不离身,偿还能力确实有限。为了在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的同时照顾到两位老人的生活困难,法庭干警又与村里领导沟通,掌握两位老人的子女生活情况和家庭关系情况,多次前往子女住所家访,告知原告诉求,宣讲诚信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以及欠钱不还的法律后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终通过干警和村委会领导的耐心调解,张某某与刘某某达成了宽限还款期限的调解协议,杨某某的子女以各自名义担保重新出具借据。至此,两起案件得以成功调解,帮助双方当事人修复关系,解除了困扰老人多年的心病,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亲老护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后工作中,德惠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老年人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依法妥善化解涉老年人赡养、民间借贷、遗产分配等各类纠纷,推动涉老年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以司法温情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急老人之想,宽老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