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长春中院“1237”总体工作思路,德惠法院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司法良知培育行动要求,全力培育干警“忠诚心、良善心、公正心、为民心、责任心和事业心”,积极倡导以“六心”守“初心”。一年来,全院干警政治理论素养、能动司法本领、司法作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实现了新跃升,涌现了一批践行司法良知的典型案例,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整理编辑如下:
案例一:
2023年3月以来,先后有6个乡镇13户农民起诉要求确认乡镇政府对撤销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公告无效。
综合审判庭收到当事人的起诉材料后,第一时间启动府院联动机制,主动和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了解行业规定,然后又分别和各乡镇领导释明该类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诉讼的法律后果,最后通过与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合力化解了行政争议,在诉前高效化解了13起纠纷。针对这类争议在全市范围存在的共性问题,我院与农业农村局和乡镇政府联动,共同研究出了有效的预防解决方案,避免了引发全市范围的行政争议,把矛盾解决在了初始阶段。
案例二:
今年以来,我院陆续收到自然资源局申请强制执行各乡镇相关村民委员会退还土地(涉及建安全饮水用房、供水用房、文化大院问题)系列案件。
综合审判庭充分发挥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作用,针对这类案件涉及村民公益事业,不宜机械裁定退还土地的性质,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向自然资源部门了解占用土地的地类、用途及现状,并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沟通争取尽快完善用地审批手续,积极筹措全额缴纳罚款,妥善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用房退还土地相关系列案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三:
2021年12月,德惠市某建材商店(以下简称某商店)通过中间人王某找到姜某帮忙义务截伐树木,但在伐树过程中,姜某被倒下的树木砸伤,造成身体多处创伤,后被送往德惠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鉴定,姜某全身多处构成八级至十级伤残不等。姜某遂将某商店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经德惠市人民法院判决,某商店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赔偿原告姜某各项损失共计32万余元。但某商店拒绝履行,姜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于2023年8月向德惠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团队受理该案后,面对被执行人拒绝沟通,无赔付意向的情况,通过多方打听寻得刘某涛妻子的电话,多次与其妻子进行沟通,耐心劝解,告知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以及可能对其家庭产生的影响。在10余次劝解后,刘某涛主动提供其名下的房产一处、车两辆,希望能够通过法院调解,让姜某同意以物抵债,在执行法官积极沟通后,申请执行人姜某最终同意被执行人一次性给付15万元,剩余其他款项自愿放弃,被执行人当场将赔付款转账至申请执行人账户,本案告结。
案例四:
贾某英今年92岁高龄,育有五位子女,因为年事已高无人照顾,被儿女们送至德惠市福利院。由于贾某英生活不能自理,在福利院也需雇人照顾,但儿女们拒绝提供雇人费用,双方各执一词,遂将儿女们诉至法院。经法院开庭审理,判决贾某华等五人每人每年给付原告贾某英赡养费8880元。因贾某华等人未按期履行判决义务,贾某英于2023年6月10日向德惠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团队受理该案后,本着“办理一个案件、重拾一份亲情、挽救一个家庭”的原则,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从亲情角度悉心教育感化被执行人,在耐心温情的沟通疏导下,被执行人表示愿意履行其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并将赡养费交到了老人的手中。调解结束后,执行法官带领执行干警主动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收拾行李,将老人送至福利院安顿好。至此,这起因赡养老人引发的纠纷得以成功化解,老人的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一枝一叶总关情,德惠法院法官干警始终恪守司法良知,深植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办小案、办好案,切实以“六心”守“初心”,以司法良知践行初心使命!